今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三亞繼續實行“免試、就近、劃片”入學。8月1日開始,全市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信息登記工作全面展開。市直屬、各區所轄學校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截至目前入學信息登記工作總體平穩有序。
01
報名登記順序不影響孩子上學
“三亞市戶籍的孩子只要持戶口本、出生證和預防接種證登記,到下學期開學時注冊報名就可以上學了。”在三亞南新小學,該校副校長楊墨對前來咨詢的家長細心介紹。
“如果后面登記,入學順序會不會就靠后了?”有家長問。對此,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三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登記只是一個信息錄入,便于掌握生源情況,利于統籌調劑。對于非三亞市區戶籍兒童家長來說,提前進行登記還有一個作用,即方便他們提前核對相關信息,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在三亞入學的條件。“過去曾有一些非三亞市區戶籍兒童的家長,到正式開學報名當日才去學校,結果發現條件不符合,再回原籍地申請報名讀書,容易錯過當地的報名時間。”該負責人表示,家長務必要認真核實,確保所填預登記信息的真實性。登記信息教育部門將會進行核查,發現不實信息會影響孩子入學。
02
集體戶子女入學和非集體戶沒有區別
“如果戶口落的是集體戶,也是按照三亞市居民一樣對待,就近入學。”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員黃紹平介紹,集體戶的戶口落在哪個轄區,就在相應的轄區小學或中學上學,和非集體戶是沒有區別的。目前三亞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學位可以滿足常住人口子女入學需求。此外,為了不斷提高三亞教育水平,市教育局也正在穩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截至目前,共引進合作辦學項目13個,其中已落地項目8個,包括人大附中三亞學校、上外三亞附中、海南中學三亞學校等,在談項目5個。
03
各類人才子女入學采取“一事一議
根據省市相關文件要求,我省全職引進的大師級和杰出人才(“天涯英才卡”A、B卡持有人)的直系親屬(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在三亞市申請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解決。其他類引進人才子女均按戶籍地免試就近入學,而針對人才引進的非應屆子女,市教育部門也會給予相應教育保障。
“針對有些引進人才非新生入學的,一般情況下,會根據家長的意愿及各學校的學位情況進行統籌安排。”黃紹平透露。
04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亞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接納為主”的原則,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承擔主體責任,科學規劃區域教育資源,全面做好義務教育學位保障,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安排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對于公辦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妥善做好本轄區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保障工作。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應提供:1、家庭信息戶口簿和隨遷子女法定監護人身份證;2、公安部門出具的隨遷子女法定監護人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在受理隨遷子女報名登記時,可根據工作需要,查詢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出生證、準生證、預防接種證等證件。
學籍在三亞市且已在三亞各小學校畢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七年級的,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七年級學位情況統籌調劑。
05
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搖號”決定
今年,三亞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辦理一年級和七年級入學的,吉陽區、天涯區將根據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的居住證、流動人口信息登記卡、房產證明和房屋租賃合同中的居住地址信息等材料要求,初步劃定其子女入學所屬區域及學校,采取以搖號方式安排新生入學。
學位搖號方法分兩種:自動獲取學位,當某一學校區域內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新生申請入學人數少于該校學位容納數時,新生將自動取得該校入學資格;電腦搖號獲取學位,當某一學校區域內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新生申請入學人數多于該校學位數時,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用電腦隨機派位方法來安排。
吉陽區教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腦隨機派位結束后,由該局招生辦根據學位搖號結果,發放《吉陽區2020年外來進城務工隨遷子女電腦隨機搖號學位安排通知書》給監護人。秋季開學前,各接收學校根據區教科局電腦隨機搖號結果和《學位安排通知書》,發放本校《入學通知書》并均衡編班。
開學前,家長(監護人)要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帶領新生到所安排的學校報名注冊,逾期未按時到校報名注冊的新生,按自動放棄學位處理。學生入學后,各學校將于9月底前,為其建立全國學生電子學籍。
來源:三亞發布
海南購房咨詢熱線:4001330898
本站聲明: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