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經省政府同意于近日印發實施。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我省將建立健全廢棄產品回收體系,重點品種的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率平均達到50%。到2030年,形成適合海南“三區一中心”定位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政策體系,推動形成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長效機制,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銜接。
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工信廳、省商務廳8月6日聯合印發的《海南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透露了上述消息。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是指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對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將按照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試點先行、重點突破等原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多種手段推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構建和完善“政府引導+市場配置+企業主體+社會協作”的多元推進格局,分領域推進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根據《實施方案》,我省綜合考慮環境危害、市場規模、回收價值等因素,重點在電器電子、鉛酸蓄電池、汽車、飲料紙
在鉛酸蓄電池領域,我省將加強制度建設,簡化規范鉛酸蓄電池收集經營企業資質管理,嚴格落實危險廢棄物轉移聯單備案制度。建立規范的回收利用體系,鼓勵利用現有的鉛酸蓄電池銷售網絡,通過逆向物流的方式,推動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積極落實回收責任,搭建集生產企業、經銷商(兼配送、回收商)、再生鉛企業為一體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網絡。
在汽車產品領域,我省將引導汽車生產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嚴格執行產品生態設計、回收利用、信息公開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和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政策指引和評價標準,推動本省汽車生產企業開展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引導企業在產品設計時考慮可回收性、可拆解性,鼓勵綠色制造,構建綠色供應鏈,按照循環化原則優先使用再生原料、安全環保材料,在主要生產工藝實施清潔生產。引導汽車銷售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全省汽車銷售企業參與中國生態汽車評價。建立規范的回收處理體系,鼓勵各具有再制造能力的汽車企業與省內具備資質的汽車拆解企業建立逆向回收利用體系。嚴格執行《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以市場化手段提高回收效率,廢除報廢機動車的收購價格參照廢舊金屬市場價格計價的規定,改為市場主體自主協商定價。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領域,我省將構建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體系,依托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引導規范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及其他相關企業,及時填報相關信息,建立動力蓄電池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的溯源機制。建立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網絡體系,推動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產業發展,引入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企業,鼓勵具備動力電池檢測、拆卸、重組技術的企業在海南建廠,就地回收就地拆組。
在飲料紙基復合包裝領域,我省將參與回收利用聯盟,引導省內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國家飲料紙基復合包裝回收利用聯盟試點,加強與聯盟成員間的合作,探索通過灌裝企業銷售渠道、現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循環利用企業自建網絡等途徑,回收廢棄的飲料紙基復合包裝。
在農業廢棄物領域,我省將推進專業化回收服務模式。支持和引導社會機構成立農藥瓶、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置服務公司。推進地膜覆蓋減量化,嚴格執行地膜標準,嚴禁生產和使用不合格地膜產品,推廣應用0.01毫米以上加厚地膜。研究探索押金或積分制度,探索研究通過押金或積分制,引導建立使用者主動交回、經營單位回收、生產單位負責或委托處理農業廢棄物的機制。加大歸集與處置監管力度,通過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方式確定處置單位,簽訂處置委托協議,確保歸集后的農藥、獸藥等廢棄包裝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來源:海南省政府網
海南購房咨詢熱線:4001330898
本站聲明: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