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主城區到江東新區有多遠?
文明東越江通道項目告訴人們
只需2分43秒
作為海口第一條跨江隧道
文明東越江通道快速穿越南渡江
構建江東新區外向型交通“快速路”
成為椰城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大動脈
海口文明東越江通道項目已具備通車條件,即將正式通車。圖為8月12日拍攝的越江隧道江東段出入口。
2分43秒直達江東新區
8月14日上午,在項目施工方管理人員帶領下,記者一行驅車從濱江西路入口駛入隧道。“由于隧道內外明暗對比強烈,有了這個光過渡段,可以讓司機更好適應光線變化,確保行車安全。”一旁陪同的項目現場管理人員嚴嘯坤解釋道。
駛入隧道內部,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單向三車道,瀝青路面上交通標示標線清晰可見,還有充足的照明設施,以及交通導向燈。隧道內部設置通風設備,根據空氣監測結果,及時啟動設備促進通道內外部空氣順暢交換。
“有信號,電話可以打通,網絡能用。”嚴嘯坤說,施工方聯系通信運營商,邀請專業人員,在隧道內部搭建完善的通信系統,確保日常通信正常。
“2分43秒!”說著,車子就駛出隧道江東出口,記者按下手機計時器結束鍵,隧道通行時間映入眼簾。根據設計要求,文明東越江通道雙向六車道,隧道內部*高時速為60公里,匝道為4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隧道不設非機動車道,行人也不能進入隧道。
“超常規”推動項目建設
“項目在車輛進出隧道光線變化的主要過渡段設置了3個網架,1個在江東段,2個在江西段。”嚴嘯坤介紹,施工方僅用20天,就完成網架裝飾安裝。
讓施工方項目負責人陳臺禮格外自豪的是,自開工以來,項目陸續創造了60天內完成30萬方堰體吹填和4900余根鋼板樁插打、1個月內完成30萬方基坑土方挖運、50天完成600米長的隧道土建結構等工程紀錄。
陳臺禮介紹,為了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文明東越江通道項目創新采用圍堰施工,通過優化方案,將水上作業轉化為陸地施工作業,隧道穿越南渡江采用圍堰明挖法施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節約了2個月的工期。
建立健全隧道管養體系
“文明東隧道是連接海口主城區和江東新區的重要紐帶,是海口首條跨南渡江隧道,也是加快海口江東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交通配套設施之一。”陳臺禮說,隧道全長4.38公里,其中隧道段2.72公里,1.66公里的地上連接線道路已全部建成,項目具備通車條件,很快將正式通車。
為了提升隧道管理水平,近日,海口市橋隧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海口交警、消防、急救等相關單位舉行了隧道內火災事故應急演練,提高橋隧管養單位應對隧道火災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應急處置和協同配合的綜合能力與水平。
據了解,為做好隧道通車后的管養工作,海口市相關部門提前和項目業主、施工單位進行對接,并選派專門的管養團隊,赴上海學習“取經”,引進智慧隧道管養技術,科學建立健全隧道管養體系,為確保通車后隧道安全暢通運行做好充分準備。
來源:海口日報
海南購房咨詢熱線:4001330898
本站聲明: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